close


iPod並不只是個外表好看的小子─它讓音樂與網路從此分不開彼此。



ipod  

2000年重金屬樂團Metallica決定控告歌迷以網路下載他們的音樂,樂壇從此進入了低潮期。當時,唱片大廠並沒有在線上銷售音樂,而是將重點放在訴訟盜版音樂上。1997年他們甚至試圖(但失敗了)阻止MP3 player的販賣。但是他們每關一個音樂共享服務,更新、更有活力的網站便又誕生。

音樂救世主用一種不太可能成功的方式誕生─筆電硬碟放在一個白色與銀色的盒子裡。Apple的 iPod並不是新的科技突破─第一個MP3早在1997年就誕生了,硬碟播放器也在不久後出現─但它的設計卻非常新穎。iPod是第一款高容量MP3 player,卻小到可以放進口袋,加上直覺式的操作與簡單的軟體,成功地打入非宅男的市場。到了2003年,它大大成功,並擁有第一個由唱片公司授權的下載網站。接下來的10年,硬碟儲存改為快閃記憶體,滾輪便成觸控式螢幕,iTunes Store成了世界上最成功的唱片行。音樂因為新的平台而得救,而Metallica也因此有銀兩進帳。

 



10 years of iPod


2001

Steve Jobs推出iPod,第一款口袋大小的數位音樂播放器。

2002

第二代iPod增加了Windows相容功能(須透過Musicmatch軟體),但是仍需要Firewire連接,限制了與PC的相容度。

2003

iPod大突破的一年:iPod底座推出;iPod 3G無疑是當時最好看的設計;使用USB連接及Windows專用的iTunes讓iPod可以與PC完全相容;iTunes Music Store也正式開張,打開了虛擬唱片行的大門;剪影式的廣告讓它的白色耳機打響時尚的名號。

2004

多虧色彩鮮豔、小巧的iPod Mini(還是用硬碟儲存),讓Apple佔據了90%的MP3市場。第一款與顯示圖片的 iPod也出現了。

2005

第五代iPod是第一款能播放影片的產品。Apple也靠著iPod Shuffle打倒了市場上價格低廉的對手。iPod Mini被使用快閃記憶體的Nano所取代。

2006

iTunes賣出第十億首歌,但Apple自家的底座iPod HiFi System在市場上卻不怎麼討喜。《星期天郵報》踢爆製造iPod的中國工廠侵犯人權的事跡。第二代Nano及Shuffle首次採用一體成型的鋁製外殼。

2007

Apple推出iPhoneiPod Touch。Steve Jobs終結了iTunes音樂檔案的數位版權保護(DRM),EMI成為第一家同意販售DRM-free音樂的唱片大廠。

2008

iPod全年銷售超過5千5百萬台。iTunes Store開始在英國銷售電影及apps。iPod Classic以鋁製外殼亮相。

2009

iPod第一次呈現銷售負成長。無按鍵的Shuffle(第三代)是iPod第一個失敗的作品。唱片大廠全數同意解除數位版權保護。

2010

iTunes賣出第一百億首歌。iPad同年推出,之後觸控式Nano問市。

2011

iPhone自銷售開始,第一次銷量超越iPod。


 



 ipod  

靈感來自…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Sony Walkman,1979年

在iPod崛起之前,Sony在移動式音樂裝置的市場獨霸了20年。

Creative DAP Jukebox,2000年

第一個硬碟播放器跟Discman(Sony的CD隨身聽)一樣大,但是6GB的容量讓我們大開眼界。

 

提點後輩…

 

音樂

iPod出現之前,音樂是以專輯為單位。隨身聽的音樂經驗只限於滿手的CD、MD與卡帶。但是iPod整合了超大儲存容量、輕鬆同步以及隨機播放功能,改變了聽音樂的習慣,我們可以一首一首聽(或買)音樂。隨著時間演進,iPod已經不再是隨身聽─相容的音響系統、喇叭底座陸續推出,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不間斷的音樂享受。 

設計

Jonathan Ive與Apple的設計團隊懂得如何讓東西看起來很酷─但是iPod對人們最大的影響卻在於它的可用性,而不是好看而已。簡化同步流程、播放數位音樂,iPod將MP3推及每個人的生活,並且啟發更多設計師,讓3C產品的設計更有創意。

配件

iPod的配件生態系統已經到了一種蓬勃發展的境界,就算勁敵Sony也推出Apple底座─而且還要付給Steve Jobs授權費。現在,很多產品都會推出自己的選購配件和app,但只有遊戲主機取得「Made for iPod」的正字標記。許多公司都是靠做iPod配件賺錢的。


我與我的iPod

Tom  Tom Dunmore

2001年時,Apple並沒有大肆宣揚iPod的上市。Steve Jobs只有在Apple總部對著一小群人說:「這是今年假期最好的禮物。」。他們並沒有給測試機,所以我跑去倫敦的Macworld Expo排隊買下在英國第一次推出的iPod。我真的嚇呆了!iPod只有香菸盒大小,造型像手機,還附上警告標語(「請勿盜版音樂」)。當年新潮的DAP Jukebox馬上變成超巨、可笑又難用的玩意兒。單手控制的iPod非常好用,還有隱藏的方塊遊戲(Breakout)可以玩。我把MP3存到iPod裡,選擇隨機播放,乘風而去,從此不再回頭。

 


 


最正(與最鳥)的iPod生態系統

 

B&W Zeppelin Air

B&W Zeppelin Air   

NT$23,400 | royalbw.com

這個室內揚聲系統是來自專業的hi-fi世家─讓iPod裡的音樂能真實地呈現,創造最佳的效果。新的AirPlay技術讓你可以無線串流iPad、iPhone及iPod touch上的音樂。


Nike+

 nike+  

▲ £ 1.49起(約合NT$70)| itunes.apple.com/gb

這個運動追蹤裝置最初是當無線計步器與插入式接收器之用,推出後整個大成功,Apple索性將接收器與軟體植入iPod及iPhone裡。新款的GPS Nike+ app推出後,現在連Nike鞋都不用了。


Griffin iTrip

Griffin iTrip   

▲ £ 40起(約合NT$1,875)|store.apple.com/uk

就連最老舊的汽車收音機也能接收到iTrip FM調頻發射器的訊號,用來播放iPod上的歌曲。當年FM調頻在UK被視為地下頻道,但由於FM調頻發射器太受歡迎,政府不得不將它合法化。

 

iGrill

 iGrill  

 ▲ £ 100(約合NT$4,689)|igrillinc.com

 iPod大變身!iGrill把你的iPod從個人立體聲裝置變形成傅培梅老師。它可以將烤箱裡牛排的溫度無線傳輸到iPod上,你就負責邊打電動邊等就好。


Gear4 UnityRemote

Gear4 UnityRemote   

▲ £ 80(約合NT$3,751)|gear4.com

全面掌握家中的娛樂系統─這個無線的紅外線發射器與app讓iPod Touch的大螢幕瞬間變成個人化、操作簡單的萬能遙控器,而且跟高檔遙控器比起來,便宜得沒話說。

 

 iPod Dance  

軟硬體整合

長久以來,人們認為Mac之所以成為正點的平台是因為Apple它整合軟體與硬體的方式。而iPod的成功則是來自iPod與iTunes之間的無縫同步功能,這也讓Sony及微軟不得不重寫他們讓人團團轉的多媒體同步app。

行銷手法

 過去的3C產品廣告都是簡單列出功能、規格與價格。但是TBWA/Chait/Day公司為Apple代表性產品iPod所做的廣告,賣的卻是一種科技生活態度:剪影的人在畫面上舞動,手拿著iPod,兩條耳機線將音樂直驅灌入舞者的腦袋,這樣的畫面就是酷得讓人凍未條。今日,幾乎所有的科技產品廣告,都企圖行銷產品的好處而不是功能。

數位版權管理(DRM)

由於網路盜版的猖獗,唱片產業決定要用DRM軟體來確保合法下載行為,限制下載檔案可被使用的範圍。但這也就是說,你用錢買來的音樂比免費取得的音樂限制還多,這麼一來更加強了人們想要盜版的意願。Apple花了六年才擺脫了數位版權管理的束縛。



  

iPod & 設計


內容提供:英國最大設計公司Seymourpowell設計總監David Fisher與副設計總監Matthew Cockerill。


iPod克服問題

Matt設計師有許多的點子,但是有好點子並不是難事。Apple卻用iPod來點出現有市場上MP3 Player的缺點─操作複雜、新增歌曲困難而且電池續航力很差,然後一一克服。

合作致勝

DavidJonathan Ive跟Steve Jobs當然光環佔盡─而且實至名歸,但是硬體部門的頭頭Jon Rubinstein(後來跑去發展Palm的webOS)也功不可沒。而滾輪設計則來自行銷部門的Phil Schiller。

Matt那個滾輪最天才的設計就是:你轉的越久,它的速度就越快。不然一千首歌是要轉到什麼時候?

刻意的中性設計

DavidApple設計的重點就是中性。他們要設計出一種很中性的產品,將人們的眼光集中在內容而不是科技上。所以外型花枝招展並不是他們想要的。

Matt你的iPod鮮明的個性是來自於你匯入的音樂,而不是它的外型─這個外型白淨只有一個logo的東西看起來很陌生,但只要拿在手上,你就是知道怎麼享受它。


 

本文同步刊載於Stuff科技時尚誌 10月號/2011 第93期 

歡迎加入STUFF科技時尚誌粉絲團



 

arrow
arrow

    Stuff科技時尚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